您好!正点广告策划全国机构欢迎您!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广州市南村镇有哪些抗日英雄

加入时间:2017-12-09  点击:938  发布者:

  1944年的植地庄是一个贫穷的小村落,据说有三十几户人家,整个村子都是泥房子,泥房子之间是狭窄的通道,几乎仅容两三个人通过。村子四周是城楼,严格地说,称不上城楼,只是在兵荒马乱的年岁,贫苦的庄稼人为自己不多的财物所采取的小小的防御措施。村子四周和村子小巷间都有“城门”,村口祠堂边的一个城门通向连接广州与番禺市桥的大。

  六十多年前,全村人以种水稻为生,村子四周的山岗上是浓密的竹林。而今天的植地庄和珠三角的许多村镇一样,已经和城市对接在一起,附近是工厂区、新建的大型住宅小区,村内是一幢幢的小楼,建筑密集,村内的道依然不宽。当然也有一些旧的青砖民居,不过都相当简朴,鲜有我们在珠三角乡村常见的那些历史上曾经拥有财富的岭南民居,解放前算是比较穷的——即使如此,因为地理的原因,仍旧受到战争的。

  走在村落中,会有村民不断向我们提供当年战争的线索,曾经住过游击队的房子在哪里,最早发现日本人的村民住在哪里,发生过巷战的地方在哪里,甚至还有一处旧屋的遗址,村民们都说,这里原来有一座房子,是当年抗日的时候被日军的,至今也没有重建,那里已经没有了建筑的痕迹,只是一片荒草。

  当年和这场战役有关的人的名字都还被村民记得,除了游击队员,还有另外一些“民间”的功臣,比如最早发现日本人的军队进村的是一个叫做琼女的村民,她正在田里割禾,得以最早把“鬼子进村”的消息传递出去。游击队员和日本军队的巷战持续了很短时间,其间一位叫做阿琴的姑娘还给游击队员做了简单的饭菜,使他们恢复体力。还有些人帮助留下巷战的几位游击队员左突右冲,这些人的名字在村民中口口相传,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健在,或者他们的后代还在这个村内。

  我们的采访热气腾腾,大家不断议论着和战争有关的人和事,指点着英雄们住过的房子,走过的,打过枪的小巷——可贵的是,他们只是靠流传下来的故事试图让历史更完整,他们固然不希望这些历史的细节被湮没,也决不会居功自傲,这就是英雄背后的百姓。

  七十多岁的村民植润景从看一小片菜地的一个小竹棚中走出来,带我们进村参观,为我们描述当年战役的情形。在整个村子里,植润景是少数亲历这场战役的人之一。

  植润景记得游击队是1944年六月初四那天进到村子里面的。当时他12岁,住在村头的一间旧屋中。战役的枪声刚刚响起,他走出,撞见正准备撤出村子的部队,部队郑少康带一队人马突围,于是他带领这队人马,走过村后的竹林,让他们顺利转移。

  关于这次战役的有限记录告诉我们,这支游击队是广游二支队,共有250多人,本来在番禺市桥以北集中,准备向敌伪盘踞的番禺重镇——市桥进攻的,但因遇台风暴雨,洪水淹没道,所以在大队长卫国尧,郑少康和副队长卢德耀等同志的领导下,集结在植地庄。但因为,敌人从几个方向汇集到植地庄,战役由此打响。

  战斗开始,部队很快分成了几个部分。按照战略部署,中队长何达生等8人和民兵占领植地庄周围高地,抗击日军,掩护主力分两突围,这八个游击队员从周围高地到村内巷战,持续了一整天,终于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主力部队从村子中撤出,植润景当年带队出村的,正是这队人马。按照植润景的描述,出村以后,一支队伍从山下突围,走在一条深沟内,比较顺利地冲出敌人的包围,按照资料,应该是由员带领,经板桥,安全撤退的一支队伍。

  另一由卫国尧率领,经梅山撤退受阻,卫国尧等20余人;黄平带领部队与日军争夺长大岗高地时,卫高等10余人壮烈,余部由郑少康率领。据郑少康回忆,当时的部队走了大概有两三里,离开了敌人的包围,植地庄之战是在珠三角的战场上伤亡较大的一次战役,但队伍并没有因此离开番禺,而是继续在番禺战斗。

  回忆起来,也是相当惊险的一幕,敌人分别从村子两面的石榴岗、市桥出发,向植地庄进发,植润景记得一敌军是从村子口的祠堂进来,另外有一队是从村背后的竹林中砍出一条,小村。住在庄内的游击队分散在各个房子里,村头的祠堂算是整个村子中最像样的建筑,面积也够大,战斗开始,最为惊险的是住在祠堂中的战士们,祠堂正门有敌人,他们从祠堂侧面墙打开一个洞,大家从洞里出去。

  植润景带领部队从村东的山岗冲出去。这段山不长,杂草丛生,站在山岗向下望,植地庄面积不大,这么小的一个村庄汇集双方军队,可以想见战斗的激烈与紧张程度。

  在一线间的战斗之中,时间是以分秒计的——1944年7月26日2时,日军指挥官吉田率领步兵第八旅团500余人向植地庄进发,6时进抵植地庄。7时,日军第八旅团一部占领植地庄周围高地后,向庄内冲击。坚守植地庄、与敌人正面交锋的,是何达生率领的一个小分队,共八名战士。

  资料记载,当时,何达生指挥小分队利用土墙、闸门作掩护,待日军进至前沿阵地60米内,以密集射击,打退日军连续8次进攻。7月26日14时,日军以迫击炮轰塌几间民房后,冲入拱北门第一条小巷。何达生组织小分队把这条小巷与其他3条小巷相通的闸门关闭,在巷内组织反击。激战两小时后,日军撤出村庄。

  可以想见,这八名战士一共与敌人周旋了九个小时,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大部队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最后日军撤出村庄。

  今天的村民说起这八名战士,仍旧兴致勃勃。虽然很多人没有亲见,但村子里的人都是世代居住于此,听上一代人描述过,因此对战斗的过程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细节。

  拱北门是村北的一个小门,现在村内还有一条拱北巷,就是与当年的拱北门相连。小巷一米宽,北低南高,有一点点坡度,旁边有更窄的小巷子,据说日本军队曾经冲进拱北巷内,而游击队员则在旁边的小巷内伏击。

  村民指着村里的一个院落,说当年住在这里的一户人家,养着猪,当日本军队冲进村里的时候,家家户户大门紧锁,这户人家躲在院落之内,把猪的两只前腿吊起来,猪吱吱乱叫,在一片枪声中,听得不很真切,倒也骗过了敌人,让敌人以为有很多人藏在院内,也掩护了巷战的游击队员的行踪。

  在植地庄战役中,八勇士的故事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幕,战士们智勇双全,符合每个人对英雄的想像,而且战斗和这个小村如此接近,足以让每一个村民自豪——热爱祖国是最朴素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植地庄的每一个人都会为六十一年前的战役与这个村庄有关而感到与有荣焉。

  在植地庄战役中,游击队一共有48名战士,他们大部分都是倒在了植地庄外的长岗岭上。那是村后地势较高的一条狭长山岭,在敌人已经占领了长岗岭这块高地之后,突围的主力部队在这里与敌人交火。

  有关长岗岭战斗的记忆,散落在不同的叙述中。据一位当时攻打长岗岭的战士梁铁回忆,“由于敌人火力太强,我们暂时停止冲锋,这时我的脚板中弹了,血流不止。突然,敌人丢来一个包,刚好落在了我和战友黄平之间。当时我们拿起它丢开是来得及的,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附近都是同志,我们只好眼睁睁等待死亡。包爆炸了,我被抛高又跌下,睁眼一看,鲜血从腹部和手脚流出来,转头一看,黄平的双脚脚板被削去一,不远处的梁绮卿左腿已被炸为两截。很快,我昏了过去,后来被打扫战场的部队发现,当时向长岗岭冲峰的战友们除了我之外,全部都了。”

  从广州港机公司离休的梁铁今年八十多岁了,我们没有去采访她——如果英雄只有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才成为英雄,这是历史的悲哀。她的同事我们去查找有关她的资料,让一个老人一次次回忆一场战争,未必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了这样的。

  梁铁曾经说,在植地庄受伤后,没有药,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用整捆纱布塞住大的伤口;没有手术钳,只能用村妇钳纽扣的钳子取出留在腿上的弹片。解放后,她还做过手术取弹片,但至今仍有弹片、铁砂留在体内。

  当时的队长卫国尧也是在长岗岭上。卫国尧出生于海珠区的沥滘村,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曾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于1938年加入中国。为粉碎日寇派的联合,将抗日游击战争引入广州市郊,党组织派卫国尧带领“挺进广州工作组”到广州南郊建立秘密据点。

  卫家的后人至活在海珠区,卫国尧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同样,也是沥滘村的骄傲,他的故居得到保存,他创办的民智小学后改称沥滘村小学,现在也改名为卫国尧小学,据学校的老师说,孩子们都知道这个从自己的家乡走出来的英雄。

  郑少康,1937年参加,1942年从斗门调到广游二支队,负责指挥禺南部队,植地庄战役时担任广游二支队的。老伴梁炘,1938年到斗门南山乡小学做教师,第二年参加中国。郑少康与梁炘在生涯中一直相依相伴,至今已六十一年。梁炘为我们讲述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

  我们两个是在斗门南山乡小学做教师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郑少康已经是员,在学校教常识课,其实是教道理。那时候他上课有趣,很是吸引我。

  1942年,他调到广游二支队,那时候党组织派我在番禺钟村当老师。我们在钟村工作的一共有六名,当时的钟村是“白区”,我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宣传党的政策,还摸清了乡长生活的规律,通知广游二支队的战士扮成捉田鸡的农民进入钟村,活捉乡长,不费一枪一炮,就解放了钟村。后来郑少康经常说,当年游击队离不开地下党组织的帮助。

  1944年,广游二支队取得了一系列斗争的胜利,队伍也不断扩大,由于斗争的需要,广游二支队禺南大队在七月一日更改番号为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卫国尧任大队长,郑少康任。

  植地庄之战是广游二支队所经历的一场大战,那一年郑少康26岁,当地的百姓都不叫他的名字,叫他阿郑。部队在当地威信很高。

  战役之后,部队继续在珠三角活动。1945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简称珠江纵队)成立,广游二支队编为珠江纵队第二支队,郑少康任支队长,5月,珠江纵队第二支队主力约600人在郑少康率领下随珠江纵队领导机至西江北岸,创建抗日根据地。8月挺进粤北,12月进至粤赣边境地区,编入东江纵队粤北指挥部建制。

  卫泰治,卫国尧的养子,1949年参加,1996年离休后从封开回到家乡海珠区沥滘村。他现在仍生活在卫国尧故居中。

  卫国尧是我的亲叔叔,他从日本留学回来就参加,一直没有娶妻,我奶奶就在侄辈中选了我做他的养子。

  我们卫家世代居住在广州,我爷爷在广州的银铺打工,后来开火药厂,赚到了钱,置了些房产,到卫国尧留学归国,家道已经中落,但仍旧有房子,有米厂,卫国尧回国,用组织给的5000元经费恢复了经营不善的“怡和碾米厂”,作为的掩护。还在村里停办的私塾原址上创办了一间小学——民智小学,并亲任校长。

  植地庄战役之前,卫国尧带队伍住进植地庄,把奶奶安置在植地庄附近的何村里。在我印象中,战役之前的一晚,部队在植地庄开了一个庆功会,因为他们在新造乡打了胜仗,缴获了日本人很多,庆功会我也参加了,人来了很多,大家很开心。当晚我还和卫国尧一起住,没想到第二天晚敌人就进村了。打仗的那天,卫国尧正得疟疾,发冷寒。

  因为队伍撤走了,所以卫国尧了我们还不知道,而且卫国尧的名气比较大,在附近威信也比较高,部队中也有不少是和他一起出来的,怕影响士气,所以了消息,大概过了一两个月,组织才派人告诉我们。

  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位于番禺市南村镇里仁洞植地庄外的挞沙岗上。挞沙岗在迎宾北,北面就是当年战斗最激烈的长岗岭。东北面的山脚下,就是植地庄。

  建于1956年10月13日,1992年12月重建。立在挞沙岗地势最高的地方,依山势而建,坐东向西,正面为郑少康“植地庄抗日战役烈士”的题字。是纪念陵园的主体部分,整个陵园虽然不大,但也庄严肃穆。

  每年清明节,当地都会有人到这里拜谒,尤其是中小学生最多,在孩子们心目中,英雄本来是个很遥远的概念,而这个能够告诉他们的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祖国,从家乡开始。英雄离我们并不远,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献出生命的战场。

  番禺植地庄抗日战斗纪念馆在番禺南村的里仁洞,离村委会不远。纪念馆规模不大,只有一间展室,展室布置简单,历史资料的原件不多,展览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整个战役的过程表现出来。现在展室没有,展品都被布帘覆盖,不过据在展室中办公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一位当年的老战士每年还会从上海来到这里,回忆当年战斗的情形,怀念的战友。

  卫国尧故居和纪念馆,分别位于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东街7巷6号及沥滘村小学内。

  卫国尧出身富裕,故居为三间两廊式砖木结构房屋脚为花岗岩石,上砌水磨青砖,开井铺白条石。房屋坐西朝东,东西北三面为花园。正厅镜框中镶嵌着烈士传略。大门口悬挂着广东省人民本回答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 牛恒新推荐评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正点礼仪

佛山市正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分部)

联系人:曾先生 15976674325
E-mail:zhengdianfs@126.com
地址:佛山市季华6路九鼎国际4座1311号

东莞市正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分部)

联系人:曾先生 13556109871 全国统一免费拨号:135-5610-9871
E-mail:zhengdian18@163.com 地址:东莞市莞太大道腾龙商务中心602室

广州市正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部)

全国统一免费拨号:135-5610-9871
电话: 020-39997492 020-39997496 传真:39997492
联系人:曾先生 13556109871 李小姐 15918466798
E-mail:zhengdian18@163.com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环路105号尚杰财富大楼4楼415

Copyright ©  2015-2016 广州市正点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推广服务商新锐网络粤ICP备15105611号

友情链接:佛山策划公司广州庆典公司 | 股票群 |   网络推广| 微商货源网 | 航空箱 | 工业除湿机| 恒温恒湿机组| 毛刷辊 | 网站发布 |长沙婚庆策划 |微信股票群|  婚庆租车|免费发布

索引:佛山会议策划公司 - 广州公关活动策划 - 佛山策划公司 - 广州庆典策划 - 佛山庆典公司 微商代理